社会工作专业是学什么的?社会工作专业是怎样的?前景如何?毕业后能否找得到工作?工资待遇又如何?有怎样的提升空间呢?这些问题是我在这一年的专业学习中听到的次数最多的问题,同学中也总是有人问老师,回到家家长或是亲戚也会问我们,每次我都会被问到不知道该怎么说,实在也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又如何能够给别人答案呢?
还记得半年前,刚得知高考成绩的我,对着那本报考指南不知所措,想选金融专业,有人说女孩在这方面很难有优势,于是我放弃了;想选临床医学,可是又担心自己不能克服恐惧,于是我又放弃了;想选英语专业,自己的英语又很不好。后来,我就一直想要报一个自己想要的,于是我就报了工商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说实话我的理想专业是工商管理,不过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理工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只收10个理科生(我是一名理科生),像我这么尴尬的分数显然不能进入该专业,于是我便成了一名社工专业的员工。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专业,因为在我们那边谁都没有提及过这个专业,也就更加不知道社工到底是做什么的。那时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帮助别人的专业,类似公益那种的,而我一直是属于接受别人帮助的那种,我渴望去帮助别人。于是我便选了它,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被录取到了这个专业(那时候觉得第一志愿是一定可以上的)。那一天当我打电话到招生处被告知是被社会工作专业录取时,顿时一种强烈的迷茫之感油然而生,可是事已至此,我又能如何呢?那时想着到时候一定要尽快转专业。而如今,我依然是社工专业的员工(并没有转专业)。也许有人会很错愕,为什么不转呢?是啊,为什么不转呢?那是因为我在社工的学习中,渐渐了解了这个专业,我想同社工这个行业一起成长,一起经历风雨,一起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也都懂得“有问题找社工”。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社工之路正起航,我不想半途而废,于是我想一直走下去。而我自己对社工这个专业的认识过程就是从一无所致到现在非常热爱的过程,类似社工这一行业的发展过程,这让我感觉自己就是与它共同成长的,我又如何能够弃他于不顾呢?何况我自己是真心喜欢,我也真正地可以学到东西。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社会学的老师就跟我们说,学了社会学你以前所建立的三观都将重新建立,那时我们都觉得这怎么可能呢!现在自己就慢慢有点体会了,因为在这几个月的学习中,我看待事物的角度真的是有所改变。现在看待事情可以同时看到利与弊,不会再那么主观,从而自己也少了一些烦恼,整个人也轻松很多。以前看待事情总是很主观,比如说某个人做了一件很令人很生气的事情,我以前肯定是直接将枪口对着那个人炮轰,而现如今我反而会分析那件事,最终发现那人那样做也算是情有可原。现在每次与朋友在一起聊天时,他们总是觉得我的观点很奇怪,不可理喻。不过在我看来,我很高兴自己有这样的变化,因为这说明我有真正吸收了老师交给我们的知识,同时我也坚信这就是我的社工之路起航的象征。
每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听讲座或是报告时,总会给我们看一些关于社工在实务工作的短片,无论是看到社工陪伴孤寡老人还是对于那些犯罪或是欲犯罪人物的矫治工作时,我都是非常地佩服她们,同时也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够同她们一般为人们解决各种难题,给人们带来温暖,正如别人给我温暖一样。而我之所以深爱着社工这一行业。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那些人可以能到各位好心人士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使那些误入歧途的找到正确的道路,而且不会放弃他们。另一方面,社工的工作模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多元化的,这很具挑战性,就不会让人感到很单调,从而没有激情与热情。而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一旦没有了热情,就会觉得力不从心,如何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当然,也有人说学了这个专业并不一定会从事相关专业的职业。确实,不过你从事别的工作,人家会要你吗?会给你很好的待遇吗?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除非你的那一方面能力很强,可是你大学四年都在学这一个专业,如何能够做到培养自己别的能力呢?当然也不否认会有那种人。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是坚决想从事自己所修专业相关的职业的,想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他人,更何况是自己目前很喜欢的职业的。
想想自己从一个对社工行业浑然不知的新生到现在十分渴望能够步入该行业,我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判,可是我知道自己正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还在为自己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而迷茫不已的人。总的来说,我很幸运,希望自己继续努力。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毕业以后也可以顺利从事社工这一行业,将社工这一行业发扬光大,让更多地区的人知道社工,懂得求助社工解决问题。等我学有所成后,我也想要在我们家乡好好宣传社工,替那些农民伯伯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的苦有地方倾述。
社工,让我与你一起成长吧!
(作者:詹霞梅14级社工一班 )